ホーム > クローズアップ > 聞いてみなければ解らない!人物インタビューシリーズ 第57回

聞いてみなければ解らない!人物インタビューシリーズ 第58回

『智樱会专访: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单为民』2019/2/26

 

聆听中智故事,了解国企改革之路


 

中智上海経済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単為民 総経理

 中智的成长与中国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国企改革是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聆听中智上海单为民总经理回顾中智发展史,深深感受到中智的改革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

 中国改革的春天---1979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外企进中国、中国走出去的战略指引下,国际劳务输出业务不断扩大。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劳务输出业务,为国家开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开拓国际劳务市场贡献力量。当时公司直属国家科委。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89年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93年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正式成立。

 2003年国企改革国务院成立国资委,监管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制度等。国资委分为中央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中央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就是央企,地方国资委分管的就是各地方国企,中智公司属于中央国资委直属企业。

 2015年末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中智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委改革号召,于2017年宣布建立规范董事会及领导班子的调整决定,公司正式更名为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目前中智上海公司董事会有7位成员,其中4位是国资委指派的外部董事,3位是公司管理干部。公司所有重大决策必须经过董事会通过,当然公司依然保持100%国家持股。

 

外企需求,中智上海业务拓展的风向标

 中智上海自93年成立至今,业务上由初创期单一的劳务输出服务发展到目前涵盖人力资源全方位外包、咨询、培训、猎头、国际业务等服务,并培养了为不同投资国别提供匹配服务的专业服务队伍,从线下手工操作到目前线上线下移动端等多种服务模式,单总表示,业务上的创新发展主要来自于瞬息万变的客户需求。不少外企大企业随着在中国业务的不断开拓,在中国多地区设立分公司,上海成为了他们的中国总部所在地,需要面向全国多个不同地区或城市的分公司提供投资和人才服务。中智上海公司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就能轻松满足企业异地管理的需求。众所周知,中国地域辽阔的特点决定了各地区政策的实施上存在地方性差异,对于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来说,掌握所有分公司所在地的信息有很大难度,中智上海依托集团的战略优势,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0个城市,覆盖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所有地区,因此外资企业使用中智上海的服务,就能及时掌握各地政策法规的前沿资讯和权威解读,更好地权衡合规性和利益分配,真正实现“一地管理全国”。

 对于欧美企业和部分日企来说,获取高端人才的主要渠道是猎头服务,目前中智上海在猎头业务板块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企在人事财务管理系统方面提出很大需求,其中信息安全、与内部系统匹配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中智上海公司已通过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今年还会进行美国专业协会的认证。为了迎接互联网化的时代趋势,公司配备了一支庞大的专业IT团队,仅软件工程师就有100多人,随时应对客户复杂多变的各类系统需求。

 客户是中智上海公司的最大财富,客户的各种新需求是中智上海业务发展的风向标。

 

人才与组织

 去年10月,首届“世界知名企业青年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团市委和上海市外企青年人才协会共同主办、中智上海承办,邀请了在华世界500强外企高层就人才发展人才管理话题展开讨论。论坛当天上午还举办了由上海市副市长参加的外企高层闭门会,分享了市委办局的最新政策,共有800多位嘉宾出席了高峰论坛,市委副书记等领导和各行业知名外企CEO深度交流,再次体现上海对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开发环境的不懈努力。

 谈及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能过渡到人才红利这一话题,单总表示,人口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降低,对于能力的要求不高,但对于人才而言,即使是基层管理人才也需要有眼界和能力。近年来有一个感受特别明显:不论是本土人才还是外籍人才,外企对于中国市场的适应能力每年都在进步。中国每年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还有包括海归留学生以及在海外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海归精英们的涌入,为中国积累了优质的人才库。当然根据地域不同,人文习惯和地方政策也会有差异,企业必须去适应当地市场和做法,如何在中国这个人才资源丰富的市场上赢得最匹配的人才,最终需要考验企业自身的人才规划能力。


インタビュー風景

 说到中智上海公司的人才管理制度,单总坦言道,中智是国企,在体制上难免有一些制约,目前公司有2000多名员工,或多或少会有论资排辈的现象存在。但在企业文化上,我们弘扬积极向上、追求卓越,公司的激励政策将更倾向于有能力的人。在这一点上,单总表示相信中智上海比大多数日企做得力度更大。譬如公司的BD团队,收入渐渐向业绩倾斜。近年来公司特别推出了一系列奖优制度、企业内部竞聘制度等,鼓励和肯定有想法的优秀员工,为他们提供更多资源。交谈中单总介绍到公司青年员工小陈,主动钻研2年“智签宝”创新解决方案,得到集团创新大赛的表彰和先进员工称号,同时升职加薪,公司还投入相关配套资源将该项目落地成为产品。另外针对一些新业务的管理层岗位,单总提倡在公司内网上向全体员工公示竞聘,并欢迎更多有创业精神的员工能提出想法,公司愿意为员工的创业投资。可惜目前为止能主动竞聘的员工还是少数。


中智上海経済技術合作有限公司
単 為民 総経理

 对于公司的人才搭建,单总希望公司能吸引更多有责任、有担当、好学习的青年人才。年轻人涉世不深,真正遇到的问题还很少,所以需要让年轻人通过轮岗来磨砺提升,从公司角度希望将他们放到不同岗位多学习,从个人角度希望年轻人勇于挑战。也希望更多外资背景、有能力的人才加入中智上海,不同的企业在体制和风格上会有不同,青年人才要主动去适应工作方式、工作节奏、人与人的关系,适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能在组织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

 

跨界经验,提供管理新视野

 谈到单总的个人经历,三次大跨界给现在的国企管理带来了开阔的思路。出生于上海,1985年高中毕业,在父亲的影响下,考入北京邮电大学攻读通信工程专业。学校虽然不大,但在通信专业领域堪称全国数一数二,对于80年代末的上海学生来说,选择异地求学就是选择挑战。大学毕业后,5年的通信工程师经历,积累了第一份职业经验。加入中智后负责贸易板块,担任中智恒康医疗总经理20余年,期间经历了不计其数的跨国跨界挑战,始终为中智上海集团创利创新。2017年就任中智上海总经理,全面负责整个中智上海业务,从贸易板块延伸到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需要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人事外包薪酬外包、咨询、猎头、培训、国际业务等多个板块中,其中外包板块是最传统的大板块,具有业务部门多、服务内容琐碎、客户群体大、涉及地区广等特点,如何快速熟悉业务、管理业务并引领公司在激励的竞争大环境下创新发展并实现超越,是本次访谈的一大核心话题。单总的回答很从容:回顾职业经历,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价值积累,只要多学习,跨界跨板块都不会成为问题,反而会给自己在管理上带来更开阔的思路。

 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大,说到中智上海的目标,单总明确地表示: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公司必须的目标,同时今年还要在业务上推出新产品、完善内部IT系统。

 (访谈结束时刻,单总特别向中智企业俱乐部•智樱会全体会员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所有参加经营者访谈的日本政经界朋友们表示由衷的问候!)

 

2018年中智日本企業倶楽部・智櫻会
2018年中智日本企業倶楽部・智櫻会
単為民総経理 新春賀詞交歓会挨拶

(左)在上海日本国総領事館前総領事
(左)在上海日本国総領事館前総領事
と(右)単為民総経理

  


2018年中智日本企業倶楽部・智櫻会新春賀詞交歓会
単為民総経理と会員企業代表

 

2018世界著名企業青年人材発展上級フォーラム
2018世界著名企業青年人材発展上級フォーラム
単為民総経理と会員企業代表

2018年「高級管理者養成塾in上海」
2018年「高級管理者養成塾in上海」
単為民総経理 挨拶

  

【访谈者后记】 

 中智上海,是央企,更是了解外企的央企;

 中智上海,是人力资源服务商,更是引领人才的摇篮。

 低调•跨界•勇于挑战的总经理,也是中智企业俱乐部智樱会会员们身边熟悉的国企嘉宾。

 在广大日企会员们的强烈要求下,俱乐部经营者访谈第58期成为本系列的特殊访谈篇(非日企)----专访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希望通过本期访谈,让会员们能更多地了解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变革和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中智日企俱乐部•智樱会在中智生根发芽开花,再次感谢广大会员们对中智上海公司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定更加努力为会员们提供最匹配的服务!


単為民総経理と中智企業倶楽部智櫻会インタビュー参加者